序号 |
标准名称 |
标准编号/批准时间 |
概要说明 |
1 |
卫星术语 |
GJB 421A-97 |
规定了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应用和管理的基本术语,适用于卫星航天工程及其有关领域 |
2 |
卫星遥感器术语 |
GJB 2700-96 |
规定了卫星遥感系统中与卫星遥感器的研制和应用有关的主要专业术语的定义,适用于卫星遥感器,包括光学遥感器和微波遥感器的研制与应用及学术交流等。如遥感、卫星遥感、像元、光谱响应范围、幅宽、绝对定标、相对定标、MTF、图像处理、系统畸变等的定义 |
3 |
遥测系统术语 |
GJB727A-98 |
规定了与遥测系统有关的主要术语,适用于遥测系统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命名。 |
4 |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
GB/T 14950-94 |
规定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摄影测量与遥感标准的制订、技术文件编制、教材和书刊及文献的编写。其中有关于遥感(遥感技术)的定义、分类等许多与遥感技术有关的术语的定义 |
5 |
星地数据传输链路的计算与标定方法 |
GJB5421-2005 |
规定了星-地数据传输链路的计算与标定方法,适用于各类卫星的星-地数据传输链路参数的计算与标定,其他航天器的数据传输链路可参照使用 |
6 |
卫星数据传输系统通用规范 |
GJB2207-94 |
规定了卫星遥感数据传输系统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和交货准备等,适用于卫星遥感数传系统的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 |
7 |
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通用规范 |
GJB2947-97 |
国防科工委1997-6-25批准发布,1997-12-1实施。规定了军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分类、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项内容,是地面接收系统设计、制造、验收和制定产品规范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军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也适用于军民通用或民用的同类系统 |
8 |
遥测数据处理 |
GJB2238-94 |
规定了火箭、导弹、卫星遥测数据处理原始信息格式、数据处理要求和方法、硬软件工程要求以及数据处理结果要求。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火箭、导弹、卫星遥测实时、准实时、事后数据处理,其他遥测数据处理亦可参照使用 |
9 |
遥测标准磁带记录仪 |
GJB 21.3A-92 |
该标准为保证记录磁带的他机重放兼容性而定义了纵向固定磁头记录仪和重放仪系统的术语,规定了记录仪和重放仪的配置要求,以及适于交换磁带的容许性能值和最低限制。适用于遥测系统及其他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磁带记录仪和重放仪。可作为购置磁带记录设备的指南 |
10 |
传感器遥测系统校准测试方法 |
GJB383.13-88 |
国防科工委1988-12-1实施。规定了对具有各种传感器在内的、完整的遥测系统的检查、校准和测试方法,适用于传感器遥测系统的校准测试 |
11 |
调频记录/重放系统测试方法 |
GJB383.14A-97 |
规定了调频记录/重放系统的频偏、中心频率和极性、频率响应、信噪比、失真、虚假成分、直流线性、在中心频率上当直流漂移等的测试方法,适用于磁带记录仪调频记录/重放系统性能的测试 |
12 |
直接记录系统测试方法 |
GJB383.15A-97 |
规定了偏磁电平与记录电平的调整和测试以及频率响应、信噪比、互调失真等的测试方法,适用于计测磁带记录仪直接记录系统的测试 |
13 |
伺服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
GJB383.25-94 |
规定了遥测跟踪天线伺服系统天线运转角度范围,天线最大角速度和最大角加速度,天线最低平稳角速度,伺服系统阶跃响应,伺服系统定点指向误差和动态滞后误差,伺服系统工作带宽,伺服系统速度误差常数等主要性能指标测试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适用于遥测跟踪天线伺服系统设计、生产和产品验收时的性能指标测试 |
14 |
航天遥感数字图像产品存储条件 |
GJB4031-2000 |
规定了航天遥感数字图像产品存储的介质技术要求、库房环境要求及维护管理要求。适用于航天遥感数字图像产品存储的介质选用、场地建造的技术指标制定及性能评价、维护管理等 |
15 |
航天遥感数据编目检索方法 |
GJB 4028-2000 |
规定了航天遥感图像数据编目和检索系统功能、结构及编目和检索方法。适用于卫星遥感图像数据编目检索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设计、运行和维护。其他航天遥感数据的编目检索方法可参照使用 |
16 |
信息交换用图像数据格式标准 |
GJB3435-98 |
规定了静态栅格图像数据文件的数据格式,适用于图像数据的存储与交换,也可作为图像显示和处理的参考 |
17 |
星载遥感仪器红外通道辐射定标方法 |
GJB4036-2000 |
规定了星载遥感仪器在卫星发射前红外通道辐射定标的技术要求、程序和数据处理等。适用于采用辐射制冷方式冷却红外探测器的星载遥感仪器(2.5mm以上红外波段)的红外辐射定标 |
18 |
航天遥感图像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
GJB4407-2002 |
规定了航天遥感图像定位精度检测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操作程序。适用于光学、微波航天遥感图像测定地面目标二维或三维坐标时其定位精度的检测 |
19 |
SAR数据处理系统通用要求 |
GJB5175-2004 |
规定了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地面处理系统的主要作战使用要求,适用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面处理系统的论证,系统的研制、订购和使用可参照执行,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面处理系统也可参照执行 |
20 |
波谱测量规程 |
GJB4029-2000 |
规定了0.4-14.0mm波长范围波谱测量的仪器、样品(目标)选择原则、测量步骤、辅助参数及波谱数据记录要求,适用于人工、自然目标样品波谱特性的实验室测量以及野外地面与航空测量 |
21 |
波谱测量仪器技术要求 |
GJB4235-2001 |
规定了波谱测量的实验室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傅里叶分光光度计,野外光谱辐射计、傅里叶红外光谱辐射计、多波段辐射计以及水中光谱测量仪器、太阳后向散射紫外光谱仪等波谱测量仪器和野外测量参照标准体的要求,适用于从紫外到红外光谱范围内测量人工目标和陆地、大气、水体等自然目标及其样品波谱数据的仪器 |
22 |
军用数字地图产品元数据要求 |
GJB5603-2006 |
规定了军用数字地图产品元数据的内容、结构和格式的要求,数字地图产品包括数字矢量地图、数字栅格地图、数字影像地图、数字高差模型四种产品类型。适用于军用数字地图产品的生产、建库、管理和更新与分发服务 |
23 |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分辨力和目标像元位置的计算方法 |
GJB5089-2002 |
规定了合成孔径雷达分辨力和目标像元位置计算的初始条件和计算方法。适用于星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空间分辨力、辐射分辨力和雷达目前像元位置的解析计算 |
24 |
资源卫星在轨图像质量评定方法 |
GJB 5088-2002 |
规定了资源卫星在轨图像质量评定的内容、项目、工作程序和方法。适用于资源卫星CCD相机在轨测试阶段图像质量的评定(红外相机的图像质量评定可作适当剪裁),也适用于在卫星寿命期限内,对卫星遥感图像进行的定期检测。其他遥感卫星的在轨图像质量评定亦可参照使用 |
25 |
数据标准化管理规程 |
GJB/Z139-2004 |
是指导性技术文件,描述了数据标准要求以及数据标准化管理规程,数据标准要求涉及实体和标准数据元素的命名、定义及元数据等内容;数据标准化管理规程涉及军用数据标准的需求确定、制定、批准和实施。适用于军用数据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数据标准为信息系统如何实现数据格式化提供框架 |
26 |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
GB 15968—1995 |
规定了1∶100 000~1∶1 000 000遥感影像平面图的规格、精度及制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利用航天遥感影像进行影像平面图的制作。主要章节有总则、准备工作、图像纠正与镶嵌、整饰注记、检查验收、遥感影像平面图的复制等 |
27 |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
GB/T 17798—2007 |
规定了矢量和栅格空间数据的交换格式 |
28 |
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 |
DZ/T0143-1994 |
规定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并制作影像底片和相片时实现质量控制的技术需求,适用于在各类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上对各种卫星图像数据进行的相片产品制作,航空遥感图像数据的相片产品制作可参照使用 |
29 |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
DZ/T0151-1995 |
规定了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应用遥感技术的目的、任务、工作程序、图像处理、遥感解译、实况调查、室内遥感编图等规程 |
30 |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
DZ/T0190-1997 |
规定了在进行区域环境地质勘查时应用遥感手段的原则与方法、遥感工作内容与工作程序、遥感解译与野外检验工作要求、遥感图处理与综合性解译的原则与技术方法、资料整理成果编制与评审验收等。适用于在城市地区和国土开发整治等方面进行1:50000区域环境地质勘查工作时使用,也适用于1:50000-1:100000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时使用 |
31 |
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 |
DZ/T0203-1999 |
规定了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成果质量检查的方法,以及航摄器材和成果资料的保管要求,适用于1:2000~1:60000比例尺遥感应用调查的航空摄影工作 |
32 |
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 |
DZ/T0195-1997 |
规定了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及工作规范文本编写的基本要求、内容构成及其编写格式,适用于编写物探化探遥感各种方法及各类勘查工作的规程规范 |
33 |
遥感煤田地质填图技术规程 |
MT/T 1043-2007 |
规定了遥感煤田地质填图(1:5万,1:2.5万,1:1万,1:5千)的目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并规定了设计编制、原始编录、资料成图方法、填图报告编制、检查验收等要求,适用于不同类型地质可解译程度地区的煤田地勘查阶段使用航天、航空遥感技术进行的煤田地质填图,可作为煤田地质填图以外的其他遥感地质填图参考性技术标准 |
34 |
煤航-航空摄影术语 |
MH/T0009-1996 |
规定了航空摄影的基本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有关航空摄影生产、管理、科研、教育和技术交流 |
35 |
地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技术要求 |
QJ3150-2002 |
规定了传输型地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地球资源卫星、传输型军事侦察卫星及极轨气象卫星对地面站的技术要求及地面站的设计与建设,海洋观测及环境与灾害监测等传输型遥感卫星亦可参照执行 |
36 |
地球资源卫星地面站技术要求 |
QJ3266-2006 |
规定了地球资源卫星固定地面接收站的功能、系统构成及主要性能要求。适用于地球资源卫星固定地面接收站建设或改造后的技术指标制定与性能评价,其他类型的对地观测卫星地面接收站可参照执行。 |
37 |
分包遥测数据格式 |
QJ1803-89 |
规定了航天器遥测数据流的共用格式,目的在于使空间各个数据源和地面各用户之间能够标准化和高效率地进行数据传输和分发,从而增进空间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的效益。适用于参加国际空间数据协商委员会的各机构之间,为了进行空间任务的交互支援所要求的空间至地面的遥测信息的传输,也适用于各机构之间地面站至地面站的遥测信息交流 |
38 |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遥感技术规程 |
CECS 34-1991 |
?遥感技术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应用,适用于城镇和工况企业各个阶段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
39 |
l∶20万铀矿遥感地质技术规定 |
EJ 353-1988 |
规定了1:20万比例尺铀矿遥感地质工作程序、方法、精度要求、成果检查与验收的要求,适用于1:20万铀矿区地质遥感调查,也可供其他非放射性矿产地质调查参考使用 |
40 |
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 |
JTG/TC21-01-2005 |
为适应公路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同意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的技术标准,保证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查的质量,适用于新建公路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质量可行性研究以及初测阶段的工程地质遥感勘查工作 |
41 |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 |
TB 10041-2003 |
规定了遥感图像的选用和处理、工程地址遥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等,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工程地质遥感工作。 |
42 |
数字林业标准规范第3部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 |
LY/T 1602.3-2008 |
采用经辐射校正的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和高光谱影像作为数据源,对基础影像数据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作业规程等方面作了统一的规定,以及在生产基础影像数据产品的基础上建立林业遥感影像库方面也作了相关的规定。适用于林业信息化工作中对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产品的加工处理。 |
43 |
积雪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
QX/T 96-2008 |
规定了积雪遥感监测的原则、监测流程、监测方法、产品制作、质量控制内容等。适用于利用气象卫星等星载光学仪器的积雪覆盖遥感监测。 |
44 |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
CH/T 1005-2000 |
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适用于DRG,DOM,DEM,DLG产品文件的命名及产品的分发,数字化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的文件命名及其他数字产品可参照使用 |
45 |
基础48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正射影像图 |
CH/T 1009-2001 |
规定了1:1万,1:5万数字正射影像图产品的分类、产品标记、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等,适于数字化测绘生产和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1:1万,1:5万数字正射影像图产品的生产、质量评价及产品分发 |
46 |
基础地理信息产品1:1万,1:5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技术规程 |
CH/T1015.3.2007 |
规定了1:1万,1:5万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数据采集技术、生产作业流程、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适于1:1万,1:5万数字正射影像图的采集、更新和建库,其他以数字正射影像图为对象的产品制作与应用亦可参照有关内容执行 |
47 |
基础地理信息产品1:1万,1:5数字栅格地图生产技术规程 |
CH/T1015.4.2007 |
规定了1:1万,1:5万数字栅格地图的数据采集技术、生产作业流程、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适于1:1万,1:5万数字栅格地图的采集、更新和建库,其他以数字栅格地图为对象的产品制作与应用亦可参照有关内容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