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标委会首个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6月3-7日,ISO/TC211第48次全体会议及工作组会议在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召开,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遥感标委会”)代表远程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实际交流。会上,由遥感标委会推动主导的ISO 19159-4《Geographic information -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ry sensors - Part 4:
Space-borne Passive Microwave radiometers(地理信息 遥感影像传感器定标与验证 第4部分:星载被动微波辐射计)》国际标准提案成功获批立项,标志着遥感标委会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
ISO 19159-4是遥感标委会2016年起着力推动的一项国际标准项目,是遥感标委会委派委员单位参与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重点专项研究成果。该提案于2016年11月首次提出,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准备及反复沟通讨论,于2018年5月由预研阶段推进至提案阶段;2019年3月,ISO/TC211启动了该项目提案的投票工作,至5月立项投票环节结束,共获得17个成员国的投票支持,初步确定中国、加拿大、德国、美国、乌干达5个成员国指派专家参与该标准制定工作。在2019年6月召开的 ISO/TC211第48次全体会议及工作组会议上,ISO 19159-4正式获批立项并启动标准编制工作。
持续跟踪国际标准化发展动向,积极争取并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是遥感标委会重点关注并积极开拓的工作方向之一。在遥感标委会秘书处的积极争取及努力推动下,遥感标委会委员单位获得了参与NQI专项的机会,以此为契机承担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传感器定标检验与验证 第4部分:星载被动微波辐射计”1项遥感技术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遥感标委会秘书处全程跟踪了该项目的推进情况,全力协助寻求国际标准化专家指导工作并争取成员国的支持,有力推动了该国际标准的成功立项。通过持续跟踪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遥感标委会持续积累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力,为我国实质性参与遥感技术国际标准化工作奠定基础,为今后主导遥感技术国际标准编制工作打开局面。
|